了一笔,要是让当家的知道,那个下场实在是太惨了。
郑家是海盗出身,对内部的惩戒一向是血腥残酷,被吓坏了的这位船头当即是把赚来的银子要给周继海送回去,周继海这次已经是发的厉害,自然不稀罕他的这点银两,何况的确是用船给运输了,这钱也花到了实处,所以压根不收回,把这名船头吓的愈发厉害,又跟自己船队的人借了一笔银子,又给周继海送去,这要是收下来,周继海这一趟但是这运费上就赚回来几百两。
莫名其妙的周继海和这名船头互相推拒,如果不是兴高采烈的宁乾贵带着他一同前往济南,恐怕这纠缠还要持续下去。
同去的那些山东商人子弟也是后悔不迭,因为山东和日本来回都是要乘坐郑家的船只,不少人都是和周继海一同回来的。
有的人买的漆器,有的人买的刀剑,还有聪明人用带去的银两兑换回来不少金子,不过这一项上德川幕府上有限制,所以只能小发一笔,所有人带着的货物看着都要比周继海压在舱底的铜料要利润高许多。
这些人都在等着看周继海的笑话,这一船铜料就算是回去铸成铜钱,折算上匠坊匠人这些花销,也不过是一倍的利润,可问题的关键是大明严禁私人铸钱,山东更是严刑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