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是最早揭露谶纬之伪,并倡仪禁绝谶纬的。他说:“宜收藏图谶,一禁绝之,则朱紫无所眩,典籍无瑕玷矣。”(《后汉书·,张衡传》)这种建议在当时自然不会被采纳的。三国时,曹魏“科禁内学、兵书。”(《三国志·魏书·常林传》注引鱼豢《魏略》)凡谶纬诸书都须上缴,“匿不送官”的坐罪。晋武帝司马炎于泰始三年(267年)十二月“禁星气谶纬之学”(《晋书·武帝纪》)。前秦苻坚“禁老庄图谶之学”(《晋书。苻坚载记上》)。宁康三年(375年)“尚书郎王佩读谶,(苻)坚杀之,学谶者遂绝”(《资治通鉴》卷103)。南朝递禅,这些帝王既利用谶纬,即位之后又加禁绝。《隋书。经籍志》经部异说类叙说:宋大明(457一464年)中,始禁图谶。梁天监以后,又重其制。”梁武帝萧衍“禁畜谶纬”,阮孝绪“兼有其书”,有人劝他秘藏起来。孝绪曰:“昔刘德重淮南《秘要》,适为更生之祸,杜琼所谓不如不知,此言美矣。”又有人向他求谶纬书,他说:“‘己所不欲,岂可嫁祸于人’,乃焚之。”(《南史·隐逸·阮孝绪传》)北魏拓跋氏严禁谶纬。魏太武帝拓跋焘于太平真君五年(444年)诏:“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