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将自己绣作拿出去卖,她的绣风全然不同于坊间绣工之作,深得文臣雅士喜爱,卖了不少钱,还得了个雅号——“瓣绣”。
临出闺房,她重又打开绢包,展开四幅绣作,细细赏看抚摩了半晌,一丝一线,都极尽心血,真是舍不得。
“哇!四个姑姑!这个在念书,这个在写字,这个在抓雪,这个抱了根糖棒子在咬……”琥儿不知道什么时候进来了,指着绣作一个个认着。
瓣儿见他把蔡文姬吹的胡笳认作糖棒子,顿时笑起来,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良久,她才收住笑,细细卷起绣作,叹道:“这四位姑姑要走啦。”
“她们去哪儿呀。”
“一个好人家。”瓣儿心里暗想,但愿她们能遇着个有眼力识货的人。
她包好了绣作,牵着琥儿出去,向嫂嫂拜别。
“戴着这个吧,出门方便些。”嫂嫂手里拿着顶帷帽,是新买的,帽子用细竹篾编成,极精细,里外蒙了层浅绿的细绢,绣着一圈柳叶纹样。帽檐垂下一圈浅青的纱,柳池青烟一般,好不爱人。
瓣儿忙连声道谢,嫂嫂笑着帮她戴好了帷帽,将纱罩住她的脸,才放她出门。
她先去租了驴子,进了城,赶到大相国寺南的绣巷,巷口有家周绣坊,是京城头等绣庄,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