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有重修会国馆的银子多。听说他们走的时候,永康帝还会大方的赏赐一批东西给他们带回去,以显□□上国的气度。
这气度是气度了,也不看看自家兜里还有几个钱?原本国库就不宽裕,还使劲作!
只是接下来,安南使臣的一句话,差点让在场大明的鸿胪寺官员脸上都挂不住了。
“以前我们过来的时候,皇上倒是没有如此费心,看来还是鞑靼王子的面子大啊!”这名安南国使臣说汉语倒是说的字正腔圆,而且用词也精准,举手投足间都和大明文臣非常相似,看来是对大明的文化下过苦功夫的。
这句话不知道无心还是有意,却非常让鸿胪寺官员下不来台,因为这事实可不就是因为鞑靼王子过来才修缮会国馆的吗?否则早两年为什么不修?
“使者此言差矣!鞑靼王子前来,我大明自然是要好生接待,只是这会国馆诸多东西,都是出自民间。民间百姓听闻此次有十多个藩属国要前来朝贡,特意捐献了不少物品,各位使臣可以在房间的册子上看到是哪些乐善好施之辈所捐赠。我国子民的美意,是希望以后每年众藩属国使臣皆能出使大明,朝觐纳贡,以修我们百年盟约!”
林清一句话,既解了鸿胪寺的围,又将当初许诺给那些商人的好处提了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