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登极,新年受百官朝贺,接见外藩之外,从不启用。皇帝哥哥如此隆重对待文事,还不让那些文人感激涕零啊,我猜熊赐履老夫子就会第一个跳出来歌功颂德。”
康熙笑笑,说道:“朕来是想和你商量一下,这些鸿儒们考完了试要拿他们怎么办,怎样取法,取完了之后如何授官,毕竟当时这个主意是你提的,所以朕想听听你的看法。”
建宁沉吟着说道:“依我的意思,既然他们来了,就不论答卷的水平如何,一律取中。”
康熙就知道建宁会给他独到的见解,听到她这么说,立刻便吸引了全部注意力。
建宁继续道:“因他们是天下名士,若是被大张旗鼓风风光光的接进京,最后结果是落弟而回,天下人不会说他们没有真才实学,反而会觉得朝廷没有识人之才。本来这次考试的象征意义就大于实际意义。全部取中让他们脸上风光。推荐这些前朝遗老风流名士的督抚们脸上也有光,证明他们办好了差事。还能显示皇帝哥哥重视人才的初衷。”
康熙觉得这个分析很有道理,同时也有些犯愁:“这次是两科同时举行,博学鸿儒科取中二百人,普通考试那一边不能因为博学鸿儒科就少取,这样会滋生不满。可是到时候一共取中的近三百人要往何处安置呢,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