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半天,才支支吾吾地回答,“应该,大概,可能,也许,不……不存在吧?总之我是想象不出来的。我觉得,帮别人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下意识的,都会有一定的所求,或者有一定的逼迫吧?名啊,利啊,职责啊,荣誉啊什么的。”
“虽然不想这么说,但我也是这么想的。”董硕说,“之前看过一篇相关的文章,里面的说法我很赞同,说是他人陷入困境寻求帮助的场景,会以各种方式从各种角度打乱我们个人意识中的某种平衡,使我们感到躁动,使我们坐立不安,而平复这种坐立不安的方法,就是伸出援助之手。”
“用个算不上好的例子,就像迷路了的小孩大哭大闹,吵得你很烦。如果你去帮他,这种吵闹就会停止,而且你还会得到来自那个小孩的感激;如果不帮,小孩很吵不说,你作为一个大人,多多少少还会有着良心不安。所以,最终在大脑自动的快速权衡利弊下,你无私地帮了孩子。”
“但实际上,你的动机却并不‘无私’,你是为了让自己不被烦,不会不安,为了得到小孩儿的感激,才伸出的援助之手。当然,这些权衡利弊都出现在你的潜意识中,你并没有实际琢磨过它们的记忆,所以也就不会因为这种‘自私’的琢磨而降低自我印象。”
“但有一点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