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反对三晋合一,而是反对由魏国主导来完成这一步。
因此一时之间,合纵联盟摇摇欲坠。
而这也正是六国屡次合纵都无功而返的最大原因。
虽然他们都认为秦国是巨大的威胁,但却又不愿看到盟友国家比自己发展得更好,而且一旦有这种苗头就开始互相扯后腿。
如今信陵君的所作所为虽然是为了合纵大计,但看在别人眼里,或者说,在秦国细作的宣扬下,的确与图谋赵国没什么区别。
三晋之中,韩国最弱,如果整合了魏赵两国,韩国自然也只能顺服,如此一来晋国立马就能原地复活。
这种事情楚国自然不会同意。
西边秦国这个大敌还没收拾掉呢,总不能北边又来一个晋国吧?
于是他们开始了非常熟练的拖后腿操作。
楚国倒也没有直接背盟,而是开始给对面的秦军放水,消极应战。
那意思明晃晃的就是:我们这一路没什么威胁,赶紧调兵去对付魏国和赵国吧!
然后秦国真的就这么办了,从南线抽调兵马充入中线和北线,趁着赵国朝堂紊乱、联军人心惶惶的时机打了几个胜仗,夺回了几座河西之地的城池。
对此,魏无忌和李牧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