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李斯和韩非作对比。
李斯千辛万苦才能拜在荀子门下,而韩非则是凭借一卷书信便成功拜入荀子门下。
在李斯日夜寒窗苦读的时候,韩非却是流连在烟花风月之地,留下风流美名,偏偏如此,李斯的才华依旧赶不上韩非,这不是李斯不够聪慧,而是身份地位造成的差距。
韩非从小便是九公子,身边书籍更是无数,任由其观看,加上王室子弟的基础教育。
这些都是李斯无法比拟的。
在加上从小接触的人和事,这差距便是凸显了出来。
李斯花费了近十年的时间,才堪堪的赶上了韩非步伐,其中花费了多少心血,只有他自己清楚。
所以李斯很清楚洛言若是真做成了他所言的这些,将会对天下有多大的影响。
甚至往大了说,有可能动摇那些士族权贵的地位。
同样。
这个想法想要实现难度也是极高。
单单想要汇集诸子百家的学术便极难,诸子百家的学术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学的,门户之见在哪都是存在的。
除非嬴政真的有一天坐上那天下共主的位置,镇压一切不服。
洛言越聊扯的越远,甚至聊到了日后统一六国之后该如何处理去六国的问题,比如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