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之星号是三桅帆船,前面两桅悬挂主帆,尾部船长室后面的桅杆是三角帆,也就是与舵盘配合、来令船只转向用的帆。
舵盘是与船下舵叶连接,通过令舵叶摆动来改变方向,不过操舵需要舵手对风、海流以及舵叶与舵盘间的延迟,有着近乎本能的判断,可不是力气大些、能转舵盘就可以。
并且赖托勒不是“操舵手”、而是“掌舵手”——同时也兼顾着指挥水手拉动三角帆缆绳的责任,不是单纯的听从船长的命令来把舵。
因为是商船,所以只有船首有两个炮位,另外还有四门甲板炮,甲板下没有专门的炮舱。
和海军的专业战舰——四桅或五桅,船体有护甲,甲板下的船舱中有两层密密麻麻的舷炮,船头、船尾都有大口径的船首炮、船尾炮——自然是完全没得比。
“火炮指挥交给我吧!我喜欢这些大家伙。”一名满口烂牙、眼睛浮肿的中年人说道。
“好!以后你就是船上的炮手长。”达达尼昂用剑脊拍了拍他的肩膀。
刚刚对赖托勒也是这样,不知道是哪里的习俗。
“会用这些大家伙的,都给我过来!还有站都站不稳的小崽子,过来搭把手!”炮手长马上喊道。
自由之星号上的船员,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