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和巅峰时期的休伊特、纳达尔比较,他们的移动能力也丝毫不会落下风。
步伐大、步频高,这使得覆盖面积更大,和188厘米以下的球员相比,他们拥有不同的优势和特点。
明明看起来小兹维列夫似乎已经追不到这一球了,高文的反拍直线要得非常刁钻,又深又重又直,这就是奔着制胜分去的;然而小兹维列夫却不可思议地迫近了,几个大步就已经到位,最后时刻甚至还有时间观察高文的站位。
难以置信!
然而,小兹维列夫此时却没有时间高兴,因为他看到高文已经快速上步,转眼就已经来到了网前。
和小兹维列夫一样,193厘米的高文站在球网前也是一堵墙,手长脚长地覆盖住所有击球线路。
怎么办?
小兹维列夫已经没有时间思考,下意识地就准备复制黏贴高文此前的那记挑高球,但他也知道自己需要把抛物线拉高一些,这样才能够躲过高文的高压球覆盖面。
哧!
一个大劈叉,小兹维列夫做出红土球场的滑步动作,整个身体往前一探,用这样的方式缩短自己的移动时间,继而为挥拍、引拍争取时间。
砍!
一个大砍刀式的切削动作,充分利用拍面的接触时间赋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