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神贯注的增进智慧,学习知识,像是少年时求学一般虔诚。
杨乾见他如此,也是有心成全,终于是拿出了真本事,每日为李神光讲道一个时辰,又抽出了一个时辰,专门为李神光答疑解惑,并且动用了神通,带他畅游历史长河,终于使得李神光境界大进,智慧大增,成就了亚圣境界,如今比之洪易的圣人之境也只是差了一线。
而且如今洪易并未真正的度过七重雷劫,所以倒也谈不上比李神光高上多少。
李神光已经从杨乾那里得到了指点,知道《易经》的编修乃是大千世界的千年文运汇聚,如果参与其中,可以得到儒门气运相助,使得境界更进一步,所以不想和洪易发生冲突,节外生枝。
只是等到了洪易占据了大势之后,李神光这才登门拜访,为的就是加入《易经》的编修,想要借助这次千载难逢的的契机,吸取儒门各宗各派的知识智慧,成就圣人之境。
在场的许多大儒,书院院主,看着李神光身上的异象,心中涟漪陡升,大家都是儒门大儒贤士,低头不见抬头见,即使未曾蒙面,也曾听过对方的名声,自然知道李神光不过是儒门的大儒境界,智慧学问比之谢文渊要差许多,如今怎么成就了亚圣境界,而且看起来,文气毫无虚浮之感,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