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鸿鹄长歌 > 正文 164皇宫丝竹甚是乐耳 外朝使臣一争高下
使如此麻烦,皇帝也要把他留在后宫之中,而且也不想他有任何伤害。每天给他锦衣玉食,当然美女什么就另当别论了。这只是因为淅河的竹笛是当世一绝。

    宫中戏称:「皇宫丝竹,若无淅河,如同佳人无骨,摇摇欲坠。」

    可见淅河竹笛的功力,以及在皇宫乐队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淅河每天都在专研和练习竹笛,别说皇帝拍了大小太监去看着他,就算不看,大家都知道,他每天一有空就会练习吹奏竹笛,任凭外面宫女围观成堆,他也不会抬一下眼。

    那时候,除了卫国流行丝竹之风,接壤的「大燕」对外虎视眈眈,对内调教民风,而推崇礼乐之合,是一向关键。

    按大燕皇帝慕容傲绝的说法,乐音之中,音色各不相同,音阶各不相同,音律各不相同,音高各不相同,音长也各不相同。而如此不相同的一堆乐音,组合在一起,却变成了非常和谐,非常美妙的音乐。让人心旷神怡。这就好比「燕国」之大,人种不同,出生不同,阶级不同,财力不同,分工不同,性别不同,可若良好的安排和配合,一定能让国家强盛,盛世辉煌。

    有了慕容傲绝这套理论,上传下达,上有所好,下必仿之。燕国境内也是一派礼乐昌盛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