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今日的周岁宴上门的客人恐怕要比预计的多。
说不得还来几个有头脸的人物,这请街坊掌勺就有些不够了。
索性连夜去请了酒楼里的掌勺师傅,又定了菜单,这不早早的就起来采买各色食材,打算做个流水席呢。
附近的街坊邻居也得了消息,家里得闲的婆娘,早上就都来帮忙了。
摘菜,洗菜,淘米做饭,给掌勺的大师傅打下手,都是惯了的。
而且于柱子成了班头,这附近的街坊只有巴结交好的,这些婆娘忙得脚不沾地,都心甘情愿。
于家人更是一个个喜气洋洋盈满腮,从太阳一树高起,就陆续有宾客上门了。
于柱子和他爹,还有其他几个兄弟在门口招呼客人,眼见这上门的客人越来越多,只怕院子里都坐不下了。
只得跟隔壁邻居又借了院子,将一部分客人引到那边去坐。
沈佳言到的不早也不迟,进了葫芦巷子,就看到于家门口人来人往热闹得不行。
巷子口有几个眼熟的婆子,正纳着鞋底子说今天于家这热闹呢,看到沈佳言,一时都愣住了。
等她过去了,才回过神来,你推我我推你的互相问:“我方才莫不是眼花?刚才过去的怎么看着像是沈家的那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