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是忙着冶铁铸造的事,其他的事情,都被耽搁了下来。
如今,冶铁跟铸造已经走上正规,徐宁便也准备,将其他工匠们带一带,尤其是黑药那边的工匠!
炼磺厂那边的炉子,已经运转起来,跟当初在将作监大院一样,只不过,山谷里却是足足建了三座炼磺的双炉,每天由五六十名工匠盯着,产量也在稳步的提升。
硝厂这边,也已经开工,成吨成吨的硝土被运进硝厂,工匠们便按照徐宁教的方法,用大量的渠水开始冲洗硝土。
石膏、盐以及火硝,不出几日的工夫,硝厂的院子里,卤水便跟汪洋似的,阳光撒在汪洋般的卤水上时,便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这晒硝跟晒盐,其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事先建起一个田,之后便将卤水灌到里面,接下来,就是等着里面的水分,一点点的挥发掉了。
一般来说,阳光好的时候,大概十天半月,就能收一次火硝了,就这几十亩的硝田,收一次,大概几百公斤完全都是没问题的。
焦油厂的几个炉子,也在全力运转当中,负责焦油厂的管事,从拿到马周笔记的那天,基本每天都待在焦油厂里。
那会儿,徐宁还忙着冶铁跟铸造厂那边,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