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敌军,斩杀敌酋,就连各地形式,以及朝廷安排都看得如此清晰明了,此等眼光,已非常人。
如此年轻,他是如何做到的?
想他曹孟德,空有一腔抱负,任议郎三年有余,频频上书进谏,要陛下斥奸邪,任忠良,可惜几无成效,渐渐心灰意冷,大汉朝堂腐败至此,何以匡正?
然而见到刘擎所为,一种新的思路在他脑中萌发,刘擎能以能一介白身,不被朝廷待见的遗孤,自募义兵,四处征讨黄巾,屡立奇功,终于成了士家大族的座上宾,名才干将甘愿追随于他,连朝廷大员都倚重于他……
然谁能料到,刘擎这个名字,在泱泱朝堂,无人敢提,而在这州郡之地,却如鱼得水。
他曹孟德为何不可以呢?
曹氏虽有宦官之后的恶名,但祖上尚有余荫,曹氏子弟亦不乏年少英才,还有夏侯氏支持,何不借诛除黄巾之机,改善曹氏恶名,也让曹孟德之名,扬于四海?
相较那些钻营名声之辈,他也能后发先至!
曹操眼睛陡然一亮,顿时道:“公子所言,颇有大局,我欲上奏朝廷,引兵往东郡平乱。”
刘擎一听曹操所言,当即觉得有趣,历史的蝴蝶效应,又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