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从美好回忆拉到现实之中,两者的冲突更加凸显了如今现在的处境和当初的冲突情感。
旋律进入到小序阶段,名字叫“取韩”,聂政知道了父亲死亡的真相,发誓报仇血恨,这段泼刺与一开始的挑弦产生明显冲突,也是将众人拉回现实的原因。
而李安却陷入了回忆之中。
有关后世记载:
初,康尝游于洛西,暮宿华阳亭,引琴而弹。夜分,忽有客诣之,称是古人,与康共谈音律,辞致清辩,因索琴弹之,而为《广陵散》,声调绝伦,遂以授康。
那晚,李安正在华阳岩观月,忽然听到一阵琴声,便好奇的走了过去,没想到竟然是一个年轻人在弹琴。
他的琴技还算不错,至少在他这个年纪算得上是出类拔萃了,李安听得津津有味,一曲作罢,李安便开始手痒起来。
就好像好久没有喝酒看到有人在旁边喝上好的美酒,就感觉流口水一样,李安便向他借琴。
没想到这年轻人倒是大方,毫不犹豫就递给了他,李安摸索了一会儿,便开始弹奏起来。
他一直很喜欢《聂政刺韩》这首曲子,所以兴趣所致,便毫不犹豫的弹奏了出来,不过中间稍微做了一些修改,但大体上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