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的姜二丫热热闹闹地卖起了粮。城内的姜大山却接连遇上了几个小麻烦。
首先是兑换银票的问题。
老姜头拿给他的那张二百两的银票虽然是随处可兑的官票,但它太过老旧,又被磨得起了毛,还因为老姜头把它捂在裤裆里十几二十天,变得异味冲天。
钱庄的人十分嫌弃地核对了好几遍,才确认它可以兑换。
只是钱庄有规定,要把银票兑换成银子,必须扣除一定的手续费。
那张银票是二百两的,但兑换后,他们只能领到一百八十五两的银子。
姜大山到底是在清江县的酒楼里当过二掌柜的,他清楚,这是规矩,各家钱庄都差不多。
可老姜头不干了。
二百两的票子,光兑换一下就得损失十五两银子,他心疼。
他想发挥他那胡搅蛮缠的功力,不让钱庄扣那十五两的手续费。但钱庄的人跟他又不熟,怎么可能会惯着他?
他们直接把银票丢还给老姜头,让姜大山带着老姜头滚蛋。
姜大山一边轻声劝着老姜头,“眼光要放长远一些,少了十五两也没什么的,剩下的那一百八十五两会替他们下一大窝崽子的。”
另一边,他还要低声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