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讨价还价之后,赵文昌拿出纸笔开始登记。
陈员外捐银一千两,捐粮二十石。
当铺的王老板捐银一千两。
悦来酒楼大掌柜最多只敢替他的东家捐银五百两。再多的话他就没法儿交差了。
赵文昌也不为难他,拿笔记下之后,继续看向绸缎庄的李老板。
李老板伸出三个手指,道:“我捐三百两。”
开粮铺的钱老板:“我捐五十石粮食。”
开书肆的郑老板:……
赵文昌逐一登记完,放下纸笔,用算盘算了算,此番他总共筹到一万三千两白银并两百二十石粮食。
大庆国的两百二十石就是两万两千斤。
两万两千斤粮食听起来挺多,但是清江县的灾民实在太多了。
要喂那么多张嘴,得同时设置好几个粥棚,一锅接着一锅的煮,用不了几天,这些粮食就会耗光。
用银子从外地购买粮食,一来一回至少得半个月的时间。新粮补种下去,更是要几个月才能收获。
这中间肯定会断粮的。
赵文昌抬起头来,对那些乡绅富户们说道:“要不,你们再一人多捐二十石粮食吧?”
乡绅富户们翻着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