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买。
而在粮食被买回来之后,粮商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妥善储存,等到春、夏两季,百姓青黄不接之时,再加价将粮食卖还给百姓。
简单来说:布商,赚的是‘将蚕丝、麻绳织成布匹’的加工费,而粮商,赚得则是大批粮食长期储存的管理费。
既然是管理费,那必不可缺少的缓解,自然就是管理。
具体来说,就是在秋收之后,把粮食从百姓手里买回家,放在粮仓存起来。
而刘盈一道‘商人不能屯粮超过一百石’的政令,却是精准打击到了粮商赖以生存、牟利的致命要害。
一百石粮食,够干嘛用?
——按如今,关中农民每户都坐拥百亩田,亩产二石余来算,一户农民一年的粮食产出,就是二百多石!
也就是说,在刘盈这道政令之后,商人要想合法屯粮,那最多只能屯一户农民在秋收之后,所得粮食产出的一半!
很显然,没有任何一个商人,会愿意为了储存一百石粮食,去耗费精力建造粮仓,并派人看管。
也不会有任何一个商人,愿意接受‘每年一百石粮食’的市场份额。
如此说来,萧何说的,确实没有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