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这一个‘军侯’的称呼,其含金量,就远胜后世三国时期,被随手封下的各路裨将,亦或是零陵上将军之流!
到了掌卒五百人的队率司马一级,那更是了不得。
——如今汉室,彻侯、关内侯家中子侄参军入伍时,其起点,就基本是队率司马!
所以‘队率’这一级,也被民间称为‘兵’和‘将’的分水岭。
能达到‘队率’一级,就意味着此人已经脱离了‘听令办事’的底层军官行列,初步具备了战时的自主指挥权!
所以,若是民间百姓谁家出了个‘队率司马’一级的军官,那必然是和后世宋明时期的状元及第般,引来邻里街坊的‘登门拜访’。
至于原因,倒也不是为了投献避税之类,而是为了将家中子侄塞去,做这位司马队率的‘亲兵’。
活着的曲侯、队率都是如此待遇,那这种级别的军官阵亡,其抚恤规格,自是不必赘述。
——过往十几年,光是被当今刘邦一句‘父死王事,当荫子为郎’,而得以入宫成为郎官的烈士子嗣,就已有不下千人之多!
这其中,甚至有几个父亲战死、儿子继承父亲的武勋而得封高爵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