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放浪形骸’‘不拘小节’的直脾气,非但没有让天下人生出‘这人没有皇帝的样子’的想法,反而感觉到了一种莫名的亲切。
就好比后世,领导蹲在路边吃盒饭,或许会被指责为‘作秀’,但如果是蹲在田边吃窝头,那就必然会引得百姓的无限好感。
因为蹲在路边吃饭,不是什么难事;
而蹲在田边啃窝头,却是能最直白展露出立场的方式。
所以说白了,对于刘邦‘不拘小节’‘不苟于常礼’,如今汉室的百姓只觉得:嗯,这人靠谱,很真实,确实是从俺们之间走出来的;
即便真的有人指责刘邦‘不尊礼制’,也终归是一些齐、鲁儒生的个人见解,对于主流舆论的影响力,不能说差强人意,也只能说是从不曾存在。
至于朝堂之上,公卿百官、元勋功侯之前,对于太祖刘邦的评价,或许在暗地里也有些‘分歧’;
但最起码,在‘陵邑制度’这件关乎社稷安稳的国策之上,朝堂的评价也出奇一致;
——合该太祖高皇帝兴兵抗秦,又灭项籍而得天下!
只要是个有见识、有学识的人,无论这个人有多么恨刘邦这个人,也绝对不可能去诋毁刘邦一手推行的陵邑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