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院看见的一个学生,应该有十四十五岁的样子。
“读书读得晚呗。”
“到底该什么时候上学?”
“上学年龄……哪里会有规定?当然是……”她比划了一个“钱”的手势。
上学年龄——在唐朝,没有统一规定,全由家长做主。
家里有条件的,请个私教,父母长辈亲戚饱读诗书的,那就自己教,剩下的普遍另一种,就是把孩子送到学校里去。
唐朝大部分的小学都是私立学校,或者由某人某组织捐款,办一个希望小学。
据说,陈子昂,他到了十八岁才开始读书认字,即使读书晚,也能耽误人家发展。
跟张五黑聊了几句,不大会儿,人就来了。
全体起立。
“刘夫子安好。”
“刘主簿安好。”
学子们坐下,开始个个耷拉着头的场景。
到了提问环节。
刘主簿先问了个最近的同学:“最近看些什么书啊?”
“回,回刘主簿,《古贤集》,还有《蒙求》。”
“《蒙求》中……”
同学磕磕巴巴回答完毕。九九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