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在思考如何实施此事。
太学里的五经博士众多,这几年天下太平,读书的人自然也多,就算是将太学分级,再扩大学子规模,也不成问题。
毕竟皇帝的意思是最高学府,如此再扩招也不会有多少人。
国子学五百人,其中还要有三品以上大臣的子弟;太学八百人人,也有六品以上官员的名额;最后四门学一千五百人。
其实也没有太多。
而且皇帝还明言,将来科举取士会优先整个国子监的学子,便是寻常补录郎中、掌故等职,也是从国子监中选考。
到时候估计有的是人抢着进来。
对于这件事情皇帝已经三番五次的召见他们,一切也都万事俱备。
所以他并不担心这件事情做不成功,他担心的是户部的预算。
国库说丰裕,但其实也紧缺的很,前日里他将预算递上去,曹修直接就划掉了三分之二。
留下的那些,还是在皇帝的要求下,先紧着“太学”。
但是那也是杯水车薪,他幽幽地一叹。
想到这件事情,他也不可避免的想到了这件事情最开始的源头。
又是一番感慨,平日里他从没和那位许大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