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都要满,以备不时之需,因为大家都不用挨饿所以关注的人少罢了。
大明的发展需以国民生产力为主线,一切的都是都是为了辅助生产力提高而发挥作用。
这一天谈下来,几人的意见非常多,但是真的能落到实处的还得经过皇帝的批准,太子拟了折子今晚就会递给皇帝。
陈瑄和朱瞻墡离开,留下朱瞻基和朱高炽两人。
确认人走了之后,朱瞻基说:“父亲,瞻墡的有些建议想法实在是太超前了,甚至有些不切实际。”
“他的脑子活络,每每想到的意见都是我们从未听闻的,其中有好的能用的,也有些难以落实的,你作为兄长要帮着他,你们两人将那些能用的落实下来,这样才是最好。”
“儿子明白了。”
“对了,银行最近如何。”
“一切发展良好,工商银行马上可以开业,就按照父亲说的,针对信誉良好的小商贩准发放低息贷款来促进商业,由乡老或者族长担保,收息很低。”
“恩,户部的折子上说外面的钱庄发放了超过十年期的定期储蓄,这是学银行的,但是银行最高只有五年期的定期,他们有二十年的,你觉得会不会出问题。”
朱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