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的工匠们听到朱瞻墡这话也开始议论纷纷,在自己完全不了解的领域只能以悬赏的方式来让大明的基础产业获得提升。
马巷好奇的问:“殿下,您做这个报纸,如何售卖呢?”
“街头巷尾设立一些小报刊,路过花上几个铜板或者少量粮票就可以买上一份,记载了最新鲜的时事供大家看看,还会刊载。”
“那我得先预定一份。”马巷笑着说,一半是奉承,一半也是真的想看看。
想到报摊的问题,朱瞻墡想起来报摊应该放在热闹的位置,兼具着售卖一些小玩意的功能。
现代的报摊是卖书,卖饮品,很多还卖点带颜色的文学作品,不然光靠卖报纸是无法维持住一个报摊的运营。
这年代的话就找一些热闹的地段,让那些卖糖人的或者买手工艺品的手艺人来卖。
正好这一行江湖上,林苗可是辈分极高,托警卫将想法告诉林苗之后,林苗便示意他会办好。
这一趟下来,从内容到报纸实物,到销售渠道算是跑了一遍,和蒸汽机的不断试错比起来,真的是轻松太多。
倒是第二天朱棣派来两个御史给自己,算是让朱瞻墡头疼了些。
明朝朝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