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茴”,她说是因为他爸爸上山下乡、远离故土的时候时时刻刻都想着早些回家,所以生下字头。我孩子第一反应就是“回”字,她妈妈嫌女孩子叫这名不文雅,于是擅自添了个草觉得她真是辜负了这名,明明是寄托回家的念想,但却常常漂泊在外。可是另一方面,她又和这个名字有着冥冥牵绊,总是让身边人想着,她回,或不回。
“啊……”她没想到我在等她,有点惊讶。
“哪儿去了?”我起身问她,我视力不好但鼻子很灵,这就是生物界的互补,总能让你有一种办法察觉到生活的异常,给你留下及时作出反应的余地。
她身上带着一点点陌生的味儿,不是街道乱哄哄的人气,而是在某个地方待久了的味道。
“外……外头。”她有点结巴的说。
我叹气她的老毛病,一有事隐瞒就结巴,看来是从初中起就落下根儿了。
“我还不知道是外头?你要在屋里我还用这么眼巴巴的等着吗?”我有些烦躁的说,“你也用不着瞒我,我真不是那么爱管你的闲事,也不是特喜欢观察您那点绝对**,只不过下回你出去什么的好歹吱一声,你现在不是一个人过,再怎么着也该有点自觉,这么大人了,不懂什么叫互相照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