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卖方市场,边学道掌握谈判的主动权,所以祝海山只能使出最后一招。
这叠手稿是祝海山隐居之后手书的自己的生平。除了转世重生这一块,除了一些特别不能见光的黑幕,祝海山波澜壮阔的一生中,交了哪些朋友,走了哪些地方,有过几段感情,经历几次危机,取得多少成就,甚至几次心灵蜕变,全部落在了这一叠纸上。
这叠手稿没打算面世,跟虚云禅师的手迹一样,是祝海山心里的陪葬之物。
这是祝海山能拿出来的最大的诚意了。
这一晚,边学道房间里的灯一直开到天亮。对祝海山的手稿,边学道拿出审读的劲头,一字一句读了三遍,然后分析出,无论数字、逻辑还是时间节点,都没有问题,这手稿应该不是祝海山为了糊弄他临时写就的,确确实实是祝海山的留世之作。
等看到第四遍,祝海山仿佛已经成了边学道的朋友。
老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同为重生者,读到第四遍时,别人眼里祝海山的一些不可理解的行为,边学道都能理解。祝海山壮年之后四处留情,是他特有的危机感和血脉观造成的。祝海山有从政的机会,但他选择了从商,说穿了是他对政治心存畏惧。祝海山2001年上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