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奋起来。
这种亢奋的情绪其实一点不奇怪,它来源于自鸦片战争起开始不断积累在中国人血肉骨骼甚至基因里的民族自卑感。
沈馥为什么火?为什么能火速晋升至天后的地位?
歌好听是其一,进军国际歌坛并拿奖是其二。
如果硬要给歌好听和国外拿奖这两项分配一个百分比,沈馥获得mtvema年度最佳单曲这一项,最少要占70%以上。换句话说,沈馥今日的功成名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在国外拿了奖,因为她代表中国人,在西方人跟前刷了存在感。
一直以来,中国人极度渴望被接纳,渴望被尊重,渴望被西方承认,极度在乎外国人的观感,很多时候,甚至拿外国人的评价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尺。
这种思维是广泛而普遍存在的,贯穿于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每一个角落。
不久前的2006年4月,《环球时报》主办的“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评选就是一例,作为一家“主流媒体”,搞搞噱头拉动旅游其实没什么错,可是他这个主题的角度却很有问题。
为什么不是“外国人最钟爱的50个中国景区”?
为什么不是“外国人不可错过的5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