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冯的公司参与竞标三块地,他的三个报价平均溢价达到75%,基本全是最高报价,可结果全都在评标阶段出局,白忙活一场,颗粒无收。
自己溢价75%拿不到地,有人零溢价拿地,换成谁也会不爽。
不爽不仅仅因为地和钱,更因为事关脸面。
说句最实在的,无论是谁,无论有多大能量,能提前知道底价是你牛逼,能被内定拿地也是你牛逼,可你能不能处理得“高级”一点?20多亿元的东西,你在报价时加个万行不行?哪怕你加个100万也行啊!
像现在这样,底价是多少报价同样是多少,两个数一模一样,精准不差,是因为想省钱吗?不是!
出价者就是想告诉所有人,老子事前知道底价,老子偏偏一毛不加,老子就是这么牛逼,以后再竞标都识相点绕着老子走。
电话里,老冯叹着气跟边学道抱怨:“这么多年,今天我也是真开了眼了。”
听出老冯语气里的失落,成功拿地的边学道笑着开解:“就当遇到神仙了。”
说者无心,听者入耳。
一个小时后,老冯在智为微博上发言感叹:“今天燕京CBD核心区土地投标,感觉遇到神仙了。有一块地,只有一家投标,标底是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