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
刚准备从科研所离开的曾理峰教授,在网上遇到了一个昵称叫做‘黑’的神秘人,彻夜畅聊核聚变的专业问题。
从可控核聚变的技术难点,抵御高温等离子流的超材料参数,材料性能,相关制造工艺,完美的实验数据,……,林林总总,随着学术讨论的开始,曾理峰教授欲罢不能,渐渐掉入了‘陷阱’。
“按照这个设计,核聚变已经实现可控了?”
“用我的名誉将这项技术全球公开!为什么?”
“为什么是我?”
……
看着详细的实验资料,曾理峰教授被这个馅饼砸晕了,不知道对方怀着什么目的,但是,面对这种好事,他想都没想的答应了。
可控核聚变技术太重要了,若能实现,将给国家带了巨大的利益,华国每年进口原油五六亿吨,耗资一万多亿,随着大量车辆的使用,这个数据每年都在不断攀升。
对国家来说,这是一个极大的经济负担, 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能源安全隐患, 一旦外界的石油能源运输出现问题, 整个国家的发展都将陷入停顿, 成为被其它国家扼制的软肋。
可控核聚变若是能够全面应用,凭借这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