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企业不得入港竞争”的不成文规定,内地电信企业亦不便插手。
此时,“进取”的李泽凯在众多财经人士协助下,大胆迎战,获得包括中国银行在内的银团130亿美元充裕资金。但是。随着互联网泡沫破灭,香港本地固网服务市场也于2003年1月全面开放,打破电盈的“独大”局面。
他一度寄望于开拓内地市场突破,可是内地的基础电信业不向外资开放,对其也不能破例,数年努力成效甚微。
李泽凯并没能够实现传统电信业与互联网的对接,电盈在庞大债务之下出现连年亏损,公司股价也由此展开漫长跌势,2002年10月,股价一度跌到0.92港元,也就是今年的九月份,正是电讯盈科经营最为困难的时期,趁着他病要他命,正是时候。
同时,李泽凯在香港也是一个非常有争议性的人,以前,香港股民一直视香港电讯为稳定收息股,对长者而言更是晚年的退休保障,但该公司易手后,李泽凯把移动电话业务出售、分拆地产业务上市,其核心业务固网电话的市场占有率不断下跌、长途电话市场开放亦令盈利大减,从2000年至2006年间,电盈市值蒸发近90%,额达2862亿元,4年无派息,由合并当日的76.75元(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