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琳娜跟陈锋谈起就是今年的国际金融圈比较热门的华国“大豆危机”事件。※笔趣阁
※不过,关于这个话题,国内媒体鲜少有详细报道的,一般人知道的便不多。
1996年,国外进口大豆以低价策略轻易撞开了华国的大门,南方,尤其是沿海一些大豆加工企业陆续“倒戈”,逐渐放弃从国内的大豆主产区采购大豆,在尚未了解什么叫“国际贸易话语权”的情况下,便大量进口国外低价的大豆,欣欣然奔赴国际市场这个大赌潮。
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些大豆加工企业最初尝到了赌潮操纵者送来的甜头,却不可能一直甜下去。所以,在国外向华国倾销了7年大豆之后,发生了去年至今年过山车般的行情。面对赌潮操纵者预设的陷阱,华国大豆加工企业第一次尝到了洗船回家的苦楚。
去年年8月,美国农业部以天气影响为由,对大豆月度供需报告作出重大调整,将大豆库存数据调整到20多年来的低点。于是,cbot(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价格从去年8月时的最低点约540美分,一路上涨到今年4月初的约1060美分,创下近30年来新高。这种涨幅相当于华国境内价格从每吨2300元国币涨至4400元。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