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竟是双手呈上了一卷东西。
那天去了兵仗局之后,张越回到家里就抽空写了这个条陈。大明的火器在同时代也算得上是极其先进的,尤其是神机营,但神机营毕竟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充人员。而且,之前朱元璋打天下时的那种兵种配备已经不再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否则皇帝也不用专门设立三大营。因此,他呈上那卷札之后,就说起了兵仗局的最新兵器配备问题。
上首的朱棣听着听着,便忍不住展开了手中的卷札细细看了起来,最后若有所思地看了张越一眼。比起从前的润物细无声,张越这一次犀利尖锐了很多,不少言语都是一针见血,而且提到的情形都是他此次亲征能够看到感觉到的。他这么重武备,这么费劲苦心造出了京师三大营,但各都司的将兵比从前已经疲软了许多。他虽然重视勋贵,却也不想武将独大,可如今第二代乃至第三代勋贵,已经是远远不如从前跟着他南征北战的那些人了。
军职承袭应该宁缺勿滥,兵种配备应该合理专一,边境屯田应该长效管理……林林总总数千言看下来,他便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索性便低头很是端详了一番底下的张越。
步入仕途四年,这个年纪轻轻的张家子弟屡立功勋,在兵部锻炼了这么两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