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的船只出来。反正用于木器加工的机床,精度强度要求都很低,更何况还有李好的一些学生一起跟着他们加工生产。
李好的那些学生,掌握的理论和实际动手能力比这些工匠并不差。为了造这些船,李好甚至连山寨缝纫机都整了出来。只是精益的缝纫机比较复杂,李好要造出来很难。
幸好只是用粗大的针去缝船帆,构件可以做得“傻、大、粗、黑”,反正结构越简单越好,只要能用就行。设计的山寨缝纫机踏板通过皮带传递动力到机身,利用偏心轮把旋转运动转化为往复运动,于是针就能上下刺了。
当然,除了工具,生产组织形式也是决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秦朝武器制造业就实现了流水线作业,东方造船业至少孙权造海船“长安”时就实现了专业细分。
但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战争的摧残也许是文字记载的失传,往后很长一段时代里造船没有搞流水作业。这个在东方文明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技术断层。
李好收集的这些匠人们,他们以前是分作铁匠、木匠、匠、缝工等工种,但各工种内没有流水作业。比如要做船板吧,就是某工匠,把原木从刨皮、切板一直到安装到船身上去。
等于整个配件都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