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曰:“隋文帝劳兵马,费仓库,树立可汗,令复其国,后孤恩失信,围炀帝于雁门。今陛下仁厚,从其所欲,河南、河北,任情居住,各有酋长,不相统属,力散势分,安能为害?”
给事中杜楚客支持魏征的意见,进曰:“北狄人面兽心,难以德怀,易以威服。今令其部落散处河南,逼近中华,久必为患。至如雁门之役,虽是突厥背恩,自由隋主无道。中国以之丧乱,岂得云兴复亡国以致此祸?夷不乱华,前哲明训,存亡继绝,列圣通规。臣恐事不师古,难以长久。”
随后不久,凉州都督李大亮发现了问题所在,他上疏曰:“……中国百姓,天下根本,四夷之人,犹于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自古明王,化中国以信,驭夷狄以权。故《春秋》云:‘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以中国之租赋,供积恶之凶虏,其众益多,非中国之利也。”
遗憾的是,这一次争辩的结果,李世民并没听取其他人的意见,而是一意孤行的采用了温彦博的怀柔政策,对那些番邦之人采用了圣人之道。
“自幽州至灵州,置顺、佑、化、长四州都督府以处之,其人居长安者近且万家。自突厥颉利破后,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