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违反假期规定不返校或作乐杂戏的,都令其退学。
毕业考试由博士出题,国子祭酒监考。考试及格即取得应科举省试资格,如欲继续求学,四门学的毕业生则补入太学,太学毕业生则补入国子学。官学还有放假制度,经常性的为“旬假”,在每次旬考后放假一天。
季节性的为“田假”和“授衣假”,田假在阴历5月农忙时,授衣假在阴历9月预备换冬装时,每次各放假一个月,准许学生回家探亲。家距学校路程较远,或家有大事,还允许酌情延长假期。但已予延长而逾期过多,则令其退学。
“诸学生通二经,俊士通三经已及第而愿留者,四门学生补太学,太学生补国子学。每岁五月有田假,九月有授衣假。”(《新唐书》)
从这些来看当时的分科教学、学年和学制的设置、学业考核和假期规定等日常管理手段等,唐朝国子监与后世的大学几乎区别不大,真是令人惊叹。只是李二可能要失望了,国子监是以儒学为主的,李好对儒学可没那么多的兴趣,虽然四书五经什么的在他脑海倒背如流,但是他从来就没认真学习过其思想。
他想搞的完全也和国子监现有的制度搭不上边啊,他想搞的是把国子监变成一所全世界最高等的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