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 舌尖上的唐朝 > 正文 第三百三十六章 陈硕贞
,横贯湖中,堤长2797米,宽30—40米。苏堤上共有六座石拱桥,从南往北分别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

    南宋咸淳《临安志》卷三十三:“元祐中,东坡既奏开浚湖水,因以所积葑草筑为长堤,起南讫北,横跨湖面,绵亘数里,夹道杂植花柳,中为六桥,行者便之……后十年郡守吕惠卿奏毁之。咸淳五年,朝廷给钱命守臣说友增筑。……高二丈,袤七百五十丈,广皆六十尺,堤旧有亭九,亦治新之,仍补植花木数百本。”

    苏堤也同样不仅是风景胜地还同样是一座水利工程,这也必须要修。只是这个时候把这两堤坝修了以后就不能叫白堤和苏堤了,到时不会都叫李堤吧?想到这李好一阵恶寒,自己修好以后立刻需要把这两堤先给它们命了名再说。

    这两堤修建以后就是三潭印月景区了,三潭印月景区在外西湖西南部水域,包括小瀛洲及其南侧三座葫芦状石塔,以赏月和水上园林著称。全岛面积约7公顷,水面占60%。小瀛洲前身为水心保宁寺,也称湖心寺,北宋时为湖上赏月佳处,其园林建筑和景物布局,在18世纪初已基本形成。

    清《湖山便览》卷三:“万历三十五年,钱塘令聂心汤请于水利道王道显,绕滩筑埂,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