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的工作之外,就是拉着郭子明来到九楼那边空置的天台上,开始跟他切磋了起来——每天都有好几个小时!
为了便于模拟未来的拍摄现场,也为了帮助郭子明找到那种“打斗生活化”和“打斗现场化”的感觉,他甚至当天就派人去买了一张老式的老榆木八仙桌,还配了一圈儿四张条凳——顺末民初国内各地的茶馆饭店,这是标配!
第一天,郭子明有点束手束脚,也不太能够明白李谦的指向核心要求,但李谦没有丝毫的不耐烦,一下午三四个小时,就陪他耗在天台上。
两人不断地过手、切磋,李谦不断地向他展示自己能够回忆起来的一些大致动作,尤其是那种信手拈来、随手抓起一件东西都能做武器的概念——其实这个概念一点都不新鲜,国内的武侠片、武打片,在七八十年代刚刚起步的时候,就已经有大量的这种段落和桥段了,但李谦所追求的,却并不是这样的动作设计和打斗方式,还是那句话,他要的,是一种打斗的“生活化”和“潇洒”!
在另外的那个时空,整个世界影坛在影视武打、格斗这一块儿上的发展方向,都可以算是继承了李小龙的遗志,尤其在香港,最初是两大宗师级人物,袁和平和洪金宝,前者重招式、套路,讲究打得飘逸自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