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概念。
比如暑期档,比如情人节档期,等等。
当然,文化背景的不同,人民生活习俗的不同,都使得中美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于是,有舶来,自然就有本地的原生。
美国有独立日假期,中国没有,有也不是一个时间段,但中国就有中秋档。
美国人过圣诞节,而且极重要,是观众们看电影的重要时间,所以美国的圣诞与元旦这一块档期,是很重要的合家欢类型电影的保留地,但是来到中国,元旦就只是一个起点了,自赵美成开始,中国独创了所谓“贺岁档”,就是赶在元旦前后,一口气到春节之前。
春节这个节日,是中国独有的。但是这些年来,春节这个概念,对于中国人来说,最大的意义就是两个字——回家。
电影市场在这段时间内,是往往没有多大市场可言的。
春节档就更是不成其为概念。
有些时候,春节赶在了二月,跟情人节有一定程度的时间重合,才会勉强被带的热一点,但也有限,搞不好反而让情人节都没人过。
市场影响电影,电影又会影响市场。
正是因为中国人过去的很多习惯都在,导致春节期间看电影的人少,所以发行公司就不会把好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