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罗大众而言,柴五大家听得多,旋律更熟悉,乐曲气势也貌似更磅礴大气,相比之下马勒的音乐风格显得更晦涩、沉重,乐感旋律似乎也没那么动人心弦了。于是,观众海选演出曲目的时候,柴五便以绝对优势胜出了。
可是唐青悠在内的业内人士们谁不知道,这个德国交响乐团最经典的保留曲目,是马五。虽然柴可夫斯基的曲目旋律符合普通人的审美情趣。但马勒的风格更得唐青悠的心——马勒本人曾说过:“我的音乐永远都是大自然的声音。”而唐青悠所了解的马勒音乐,是浪漫主义的,是诗意的,探讨的是生命与死亡、大地与宇宙这些宏大而深沉的话题,这样的风格深得唐青悠的心。至于马勒第五交响曲,就更妙了。同马勒此前所作的四部交响曲相比,第五交响曲重新确立了纯器乐创作的道路,作品中没有运用任何声乐因素,各个乐章间的联系从标题本身已经看不出所以然,更多地依靠音乐自身逻辑的发展,更抽象化,却也更纯粹了。最有趣的是,这个乐曲虽然被称作是《升C小调第五交响曲》,但只有第一乐章使用了升C小调,马勒本不是“按规矩办事”的,他的音乐创作更注重音乐本身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发展,在第二乐章a小调奏鸣曲式的快板之后,乐曲背离沉闷的升C小调,奔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