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增加了无数,格局扩大了多倍,所需要顾及以及顾虑的方方面面,也就更多了。
对唐青悠而言,首当其冲的便是内容引进的问题。她拉着邹见锋把年度运营资金一盘算,如果以平均每两周引进五场演出,票房为零来计算,他们每年的资金烧不到夏天就玩完了。当然,票房肯定不可能为零的。如果第一年的自然票房按50%来计算,他们也只能勉勉强强收支平衡,别想再多做任何一项业务。
于是,品牌招商与项目的商业赞助,就成了淇奥一开始便需要加入布局考虑的重要板块。
品牌策划与运作是唐青悠的强项,邹见锋基本是想都不想,两手一摊望着唐青悠:“悠姐,这个必须你给策略,我执行!”
唐青悠自然是当仁不让的。她的脑子转了一百八十个圈之后,试行了一个方案,而令她没想到的是,这个方案直接跟着淇奥戏剧中心一路成长,最后形成了多赢局面,带动了整座城市的文艺繁荣。
唐青悠的想法其实很简单,淇奥还处于起步阶段,此时团队尚未组建起来,就算快速组建了运营团队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磨合的,而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一个完整的渠道体系哪能一步到位?淇奥的品牌运作与推广,需要第三方的合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