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艺院线的合作,保住了龙头级院线的巡演合作也等于是保住了作品的质量口碑,她心头的千钧重总算是卸下了一大半。
其它小院线的巡演安排,基本上就是闻风而动,把华艺院线当做风向标,照着华艺的动作做了相应的调整。
如此一来,巡演规模虽然有大幅度缩水,但保住了项目的输出渠道。
接着,唐青悠给邹见锋和倪焕尔下了一个额外的任务,让这两个心腹组成一个小组,开拓合作剧院,于目前的巡演城市之外,继续洽谈第一轮巡演城市,扩大输出规模。当然,临时抱佛脚,涉及到剧场空档与巡演空档的吻合度乃至路线安排合理性等具体操作方面的限制,最终能增加多少场巡演,其实仍未可知。唐青悠思前想后,还得继续扩大输出口,才能确保项目的保本。
既然巡演受限,那就要考虑驻演了。北上广的场地成本都居高不下,算了算驻演成本,基本上与回收可以达到持平,这样凭白用掉首轮的演出额度,唐青悠觉得不值——如果是那种要冲场次拿奖的就不提了(许多演出节目评奖都需要达到一定的巡演场次),她并没有打算在第一个原创剧目上死磕求取专业领域的认同。而作为私营机构的淇奥戏剧中心第一个原创剧目,唐青悠觉得,自己只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