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两位评论家对一代人这首诗,也充满溢美之词。
这首诗在文学评论界引发的思潮,很快就波及到社会学界和政治学界。
社会学家杜森评论道:“黑夜,在社会学中可喻指群体的无意识,而眼睛,可以指意识。黑色的眼睛代表着群体的意识。
夜的黑无处不在,所以黑可以喻指大的、广的、多的,在这句诗中暗指多数或者群体。
这种群体的无意识进而产生的有意识,代表的不是个体的觉醒,而是群体的自觉。
但这种自觉缺乏光明的照耀,是盲目的、冲动的和混乱的,其最可能带来的后果,并非良善愿望的实现,而只能是像踩到臭狗屎般恶心。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以陡转直下的笔锋呼吁大众自我觉醒,保持个体在群体中的自觉、自醒和自强。”
政治学家强仁评论道:“政治从来不光明,任何制度也不可能是光明。正所谓西方国家赞美耶稣是主、是神、是光明,但没有人会说教会是光明。
因为任何政治制度都牵扯到权力、利益、分配和责任。对于政治人而言,前两项是根本,后两项是末节。
贫富差距大、收入分配差距大的国家,往往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