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他还是有后路的,在刻赤的东面不远,隔着海峡的另一边,就是苏联复地高加索地区,只要准备一艘船,他伏罗希洛夫什么时候想要逃出升天,都不是什么难事。
这些天来,他除了调兵遣将应付德军方面的攻击之外,其实一直都在联络莫斯科方向,求自己的老同僚们奔走哀求,让他可以回到苏联,在高加索地区继续指挥部队抵抗德军的入侵。
他的奔走并非没有成效,很多军官都觉得这名元帅对苏联军队还是有贡献的,没有必要逼迫其死战在刻赤这么一个地方。赫鲁晓夫的死给了这件事一个台阶,大家都把责任丢给了死人,一口咬定自己是被逼迫的受害者。
每个人都有私心,每个人都有自己怕死的一面。一旦给人以希望,给人以可以活命的希望,那么这个人就不会做出什么拼死一击的搏命狠事来。古代攻城的时候使用的围三缺一,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现在伏罗希洛夫眼看自己的退路正在一点一点的筹划成功,自然也就没有一心抵抗到死的心思,他将刻赤的防线一点一点的龟缩,等着苏联莫斯科方面给他传来准确的消息,他就要夹着尾巴跑路了。
至于手下苏联士兵的生死,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显然这种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