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雷恩在最后时刻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这种诞生自1935年的手枪,比起苏联人手里的1895左轮要好用得多。
就连雷恩身上穿着的那件战术背心,也凝聚了多少个设计大师的心血——在几乎不影响行动的同时,雷恩身上携带了比沃尔夫多得多的弹药,为他最终获得优势打下了最坚实可靠的伏笔。
不知不觉间,沃尔夫不再是和雷恩一个人战斗,那些给德国生产出最先进坦克的技术工人,那些为雷恩设计出战术背心的纺织厂,那些给雷恩提供了武器装备的法国比利时占领区人民,那些提供了远程支援的空军炮兵……
战争已经不再是前线士兵的拼杀,或者说不再是单纯的前线士兵的拼杀。即便是缩略到个人对战这个级别上,国家科技工业实力也开始逐渐体现出其无可争辩的决定作用,沃尔夫不是被雷恩打败的,而是被数百万工人集体的努力击败的。
汇流成河;聚沙成塔。当沃尔夫的坦克因为射速和可靠性的原因最终都没有能够击毁雷恩的那辆虎王坦克的时候,似乎结局就已经注定了。沃尔夫败了,他好不容易汇聚起来的数量优势,在凝结了无数智慧和产能的德军面前,最终还是败了——败得壮烈,但是败得无可辩驳。
此时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