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七八糟的”,說出來不挨罵才怪呢!
老太太不去,道格特也不去,大黃以它馬首是瞻,自然留在家里。只有小黃做伴,李忠哪里走得開!
興隆街的燈會也分三處,她從中門進去,這里是三教九流、各式各樣江湖中人的集中地,人最多,也最熱鬧。
客棧商會竟然合伙搭了一個戲臺,請了江湖上的草臺班子演出吉慶戲,京劇“打龍袍”,小廣場上人頭攢動,一個個伸長了脖子瞧著臺上。
丑角扮演的燈官正在報燈名:
“一團和氣燈,和合二聖燈。
三羊開泰燈,四季平安燈。
五子奪魁燈,六國封相燈。
七擒孟獲燈,八仙過海燈。
九子十成燈,十面埋伏燈。
這個燈,那個燈,燈名一時報不清(噹噹起噹起噹起)。往後瞧,又一層,昭君打馬和北番,呂布大鬧鳳儀亭!
不好了,不妙了!北門茶館店老板的尸體不見了!”
啊!他這即興表演比老一套的“天雷打死張繼寶”來得更貼切,更實在。
下面本當是宋仁宗大怒,下旨將燈官拿下,包拯含沙射影地指責皇帝,才有打龍袍的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