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他至少二十年内是知晓的,想着的是尽可能凭借自己相对普通的水准,再去成长,利用先知先觉的一些记忆,争取用个几年光景,从一桶金攒出足够多的钱,买一些房子,买一些不需要任何技术含量只要持有即可在十几年后换来更多收益的股票,进行一些重生人士哪怕没有任何文化也可以进行的傻瓜投资……
进而,在自己的记忆优势彻底丧失之前,获得足够躺平的资本。
果蔬这个行当,他知道自己做的还不够深入,未来可发展的高度还有很多,并且这事关民生的行当,看起来不起眼,实则在稳定和收益所形成的综合指数来看,要比很多你觉得一飞冲天的行当,更具有稳定高收益的前景,前提是看你能够做多大。
手机行当,他单纯只是搂草打兔子,他都想好了,做不做大的暂且不考虑,到时候雇佣一个店长,让在省城这边没什么发展前景的表哥回来管售后,再找一个财务管账,这几年借着行业必然发展趋势的东风,赚点不操心的钱不难。
他在手机一条街看了几回之后,其实也在想,一个人精力有限,做广不如做精,可这眼瞅着手机开始进入到人均持有行业井喷的快速车道,如果可以不去太过牵扯精力,谁又会嫌自己赚钱的买卖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