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容月也在一边笑着扭头对傅容敏说:“他们这个回馈做得甚好,如此一来,老主顾们越发不愿意去别家置办衣物了,倒是个好招儿。回头我也在容辉记搞一个类似的回馈,指不定一下子更火了。”
这两年她不在京城,展大牛也随着去了西北,京城里的两家容辉记都交给了林大山和朱漫山打理,按照她的要求,每月进货的白瓷精品只五十件,其余全部进为生活用品,经营路线已从只做富人的生意转向普通老百姓,区别就在价格上略有不同。
原本同容悦镇的白老板说定的是每月最低进货五百,后来两边都赚到了钱后,展大牛同白老板协商,以后容辉记的精品价格再提上十倍,生活物件价格压一压,将进货量改为一千件,白老板一算,如此赚得更多,自然没什么话讲。
后来展大牛将白家的瓷窑扩大一倍,白家又在容悦镇招了帮工,只为容辉记制作白瓷,俨然是容辉记的私人瓷窑了!
忠肃侯府倒台后,展大牛当机立断的收购了大部分的傅家产业,将青瓷的经营也一并纳入了容辉记。
走出这一步,容辉记在京城的瓷器市场里已然一家独大,展大牛又下了大力气整合,将四方街上的容辉记作为总部,专为经营精品白瓷,京都大道的容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