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的变成了新的豪门,也衍生出了新的弊端。
曹元之后太子曹必即位,曹必的母家宣卞太后是当时最大的世家魏家,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希望废除曹元的唯才是举命令。由尚书陈钧提议,开始推行九品中正制度。
其内容即在州郡置中正,择本地之贤而有识鉴者为之。
区别人物,定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上)。然后由吏部选用。
但九品中正之制,并非曹必一人突然决定施行,早在曹元当权时,太子师何献即向曹元建议:
自军兴以来,制度草创,用人未详其本,是以各引其类,时忘道德,……以为自今所用,必先核之乡闾,使长幼顺叙,无相踰越……又可修保举故不以实之令,使有司别受其负。在朝之臣,时受教与曹并选者,各任其责,上以观朝臣之节,下以塞竞争之源。”
曹元对以上建议,已经表示“称善”,只是未及推行。曹元死后死,曹必即位不过两三个月,即颁布了九品官人之法。
曹必推行九品中正制之目的与结果:第一,为了让世族官僚拥护他为帝,故推行了有利于世族的门荫仕进制度;第二,设中正官以品评人物,如选用后发现名实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