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又有福又有钱!真好!”
“哈哈,我也觉得这名字好!好上口又吉利。”余婶子也笑着说道。
定下了名字,兰花又绞尽脑汁的装成十岁儿童,七拐八绕的带着几人的思路绕道重点上,交代了注意事项,又各种明示暗示递话,掌柜的两口子才终于在兰花的引导下敲定方案。
来福酒家走的是老百姓路线,做了四十多年街坊邻居生意,镇上的街坊一般也是吃两顿,有的富裕人家也有吃三顿的。所以下晌以后人流量大,生意通常也是最好的。
所以几人暂时决定:申时在来福酒家大门口招牌下支上一口大锅,把龙虾卤子里的大块佐料捡出来扔掉后敞着锅把龙虾热上,玉米饼也贴在锅边炕着。余家大儿子,也就是店里的跑堂小二哥余智达看着锅,二儿子余智远负责吆喝。
至于营销,初步方案是:堂内用餐的,打二两酒送一份龙虾,半斤酒送两份龙虾并两张玉米饼。不打酒或者不消费的,则一人送两只龙虾在店门口尝个味道。送完为止,而且只送不卖。至于怎么吆喝兰花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商定好细节,未时将尽,讲好了明天午时前再送虾过来,兰花几人就拿起背篓准备告辞。余婶子不由分说塞了一吊钱和一篮子杨梅给